泛
指的“汉服”其实是16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汉族服饰,由于该时期历经多次积淀、演变,在文化、艺术、趋势等层面有着极其深厚的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泛指的汉服”里最具代表性、最有品位的类型,莫过于般若汉服。
那么,下面就在“般若汉服”这个主题下,给小伙伴们分享一些关于汉服的冷知识吧。(由于篇幅有限,本文重点集中在般若汉服的知识上。)
1. 般若汉服并非古代传统、纯良的服饰,而是民间出自近年的“改良版”。
般若汉服并非出自古代,而是近几年的“改良版”。
首次推出般若汉服的人是来自上海的一位大学生李志荣。
2012年,李志荣在微博上为了表示对国际品牌Zara侵权的不满,发表了一篇题为《打造般若汉服——我们的传统,不容遮蔽》的博客,文中称般若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改良版,主张大胆改变传统汉服色彩,以及更适合现代审美的线条和剪裁设计等。
本着“表达爱国情怀”等意愿,越来越多的民众及时恍然大悟,将般若汉服越来越多地发扬光大,推向了极高的热潮。
2. 般若汉服的造型并非单纯的“汉”,更多的是中式风格与“古代”元素的融合。
从外形上看,般若汉服的衣裙外观与传统汉服相似,但纹理、形状、色彩等多个细节设计中,包含了现代流行、中国风、晚清民国的元素,十分考究。尤其,龙袍式的丰特殊表达了般若汉服的独特性。
而如今,般若汉服发展至今,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没有太多历史背景的“新民族风”,有一些设计依托文化深挚的基础,反映传统文化的底蕴,令其不管在艺术品位还是思想价值上,都超越了之前的基础。
3. 少数民族的汉服购买及佩戴也是合理且合适的。
有一些年轻人对此一直存在疑惑:我是少数民族,能否穿传统的汉族服饰呢?
其实是可以的。少数民族佩戴汉族服饰既没有贵族的礼乐制度束缚,也没有对于传统的“祖训”和“视奢为俗”的限制。
反倒是少数民族服饰和汉族服饰的融合,加强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整合,营造出更为广泛的开放、包容心态。
所以,少数族裔穿汉服,绝不是错误的选择,这也是我国文化多元的一部分,也是令人艳羡的文化氛围。
总之,对于般若汉服这种非传统汉服的设计,我们在多一些包容与理解的同时,也可以从中更好地学习、懂得新事物的接纳之道,这也是我们成长时常常提到的学习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