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秋冷知识:夏至过后,天气越来越热,人们为了消暑,不断寻找各种方法。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节气,也是传统意义上的秋季开始。然而,很多人感受到的是仍然十分的炎热,立秋之后天气并不会快速转凉。我们随着日历的翻页,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立秋这个节气的冷知识吧。
1. 立秋是什么?
立秋是夏季与秋季的一个分界点,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农民重要的农事节气之一。这一天,阳气开始收敛,阴气逐渐增长,气温逐渐下降,植物生长也进入了成熟期。
2. 秋分才是真正的秋季开始
在二十四节气中,秋分是秋季的关键节点,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季开始。秋分也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时间依据。秋分和春分、夏至、冬至一起形成了中国农历四季节气。
3. 立秋不是天气转凉的保证
虽然人们常说“立秋一过,凉风就起”,但是实际上,不一定每年都是这样。因为立秋后的气温变化与地域、气候、天气等因素有关,有的地区在立秋过后一个月,气温仍然很高,有的地区则开始明显凉爽。
4. 立秋开始意味着要吃处暑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节气,意为“出现凉意”。而立秋之后降温并不明显,往往还是热浪滚滚。但是根据传统习俗,立秋就要吃处暑,这是因为古时候人们认为,吃完处暑就算结束了夏天,可以迎接秋天的到来。
5. 立秋有多个“初”
在传统的中国农历中,立秋有三个“初”,分别是:
・秋鸣初:蝉声逐渐减弱,鸟儿开始鸣叫。
・寒蝉初鸣:天气开始渐渐转凉,蝉声渐消,寒蝉开始鸣叫。
・禾乡始黍:禾稼成熟,开始收割。
这些“初”都意味着秋季的开始,但又各有不同的寓意。
6. 立秋节气的禁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秋节气有不少禁忌:
・不宜进行新的企业或一些重要的事情,易遇阻碍。
・不宜夜间外出或黑暗里的行走,容易遭邪灵附身。
・不宜吃凉、生、冷、温度过低的食物。
立秋是传统农民重要的农事节气之一,但其实立秋前后的天气多变,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秋季开始。在这样一个分节转季的时刻里,我们可以多留意自然界的变化,并且向传统文化中思考,感受其中蕴含着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