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
老师冷知识 | 认知偏差
斑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提到很多冷知识,不仅仅是历史、科学、文化等方面,还包括了人类的认知特性。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斑老师提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认知偏差。
什么是认知偏差呢?它是指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受到自己的经验、价值、情感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主观的、不客观的错误决策和结论。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难以避免在认知时出现的偏差。
具体的表现就比如大家熟知的“先入为主”、“概率漏洞”等。比如,在谈论一个新话题时,我们常常会受到前人经验的影响,对新情况的看法难以脱离已有的经验来认识。再比如,我们在做判断或决策时,往往会被自己的主观情感所左右,难以做到客观理性地处理问题。因此,认知偏差也往往会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决策,而这些决策很难被纠正。
认知偏差其实可以分成很多种,比如人类认知学上的五大基本认知偏差——认知经济性偏差、代表性偏差、可得性偏差、锚定效应和顺从权威。其中比较常见的“锚定效应”就表现为人们往往会被一种所谓的“锚”所左右,即前面提供给人们的信息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我们在未来的决策中对不同方案的概率偏向原有信息的方向。比如,你去买衣服,第一件衣服的价格是1000多元,然后你看了看第二件衣服,价格标签上写着“原价2000元,现在只需800元”,然后你就会认为这件衣服非常超值,也很可能就购买了这件衣服。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认知偏差呢?首先必须强调的是,认知偏差是人类认知的固有特性,很难完全避免。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来减少认知偏差的影响,比如:
1. 多角度看问题。充分了解一个事物,需要从不同角度去看它,让自己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体验,才有可能作出更加准确的评价和决策。
2. 从客观数据出发。在决策前先摆脱对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看待问题本身,去寻找并分析事实与数据,从中采取最合适的方法。
3. 反思与反馈。当我们做出了一些决策和判断后,可以回顾自己的思想过程,分析是否有认知偏差的情况存在,并且调整自己的认知方式,通过反馈不断优化自己的认知水平。
以上是我对斑老师讲授的认知偏差的一些理解和体会。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多多思考这些现象的出现并努力避免,让自己的认知水平越来越提高,也能够在工作、生活中更加准确地作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