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冷知识二:清朝为什么会把少数民族都命名为“番”?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对于少数民族治理方面,清朝采用了“蒙古左、右都督府制度”和“宗室亲王诸侯制度”等方法。然而,经过近300年的统治,清朝对于少数民族的称呼却几乎一律为“番”。
“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北夏朝时期,当时番邦是指中亚等地的牧民族。逐渐的,“番”这个词逐渐与畜牧文化联系在一起。随着历史的发展,制度上的划分、行政管理的实践、统治者的身份认同,让“番”成为了清朝对于少数民族的一种称呼。
那么,为什么清朝会采用“番”来称呼少数民族呢?
首先,清朝在对于少数民族的管理中是存在一定的种族歧视的。在当时的官方文献和历史记载中,对于少数民族的描写和评价都存在一些负面的词汇和类比。例如,称呼其他的汉族世居区为“洲”,而称呼外族世居区为“乡”、“番”;几乎所有少数民族都会被描绘为“野蛮、异族”等形象。
其次,清朝对于少数民族的治理是基于其“劣等人格”的认识。在满族的眼中,汉族是优等民族,而少数民族则是“劣等”的。清朝认为,少数民族有着“本能的暴力性、顽固的传统和对于统治的不服从心态”,因此需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与控制。
最后,清朝为了排斥西方主张的平等和互尊,采用了“华夷之辨”和“唯中主义”的观念。在清朝官方看来,“中华”与“夷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将少数民族统称为“番”,也是清朝对于其文化的一种排斥与标榜。
尽管“番”的称呼存在明显的历史包袱和负面情绪,但其并不影响我们对于少数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探究和发现。通过更深入的学习,我们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接纳、宽容不同文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