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鼎大佛是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一座大型佛像,坐落于南海区狮山镇九龙湖畔,被誉为“香江之魂、南国之魂、中国之魂”,是中国是现存最大的佛像之一。在众多著名的佛教建筑中,金鼎大佛由于其创世之初,建设过程中的种种变化和奇闻异事而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今天,让我们为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金鼎大佛的冷知识。
一、 金鼎大佛的建设计划一度搁置
1962年,政府颁布了《关于“十年建设”计划的指示》,并下达了一个宏伟的目标:到1970年底,全国佛教所有的寺庙和道观必须全部拆除,优先从南京、北京、上海、广州四个大城市开始,占地面积在50至100亩之间的“庙宇建筑”必须全部加以清理,拆除。由于长江流域的佛教寺庙尤其多,这个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因此在1966年之前,大量的古建筑被拆毁,大量的佛像被毁坏。
而恰恰在这种大环境下,金鼎大佛的建设计划却应运而生。由于九龙湖是南海地区重要的水源地,为了保护湖泊,禁止任何大型工程运作,孩提时期的金鼎大佛的建设计划一度在技术难度和环保方面受到了很多的阻碍,其建设的计划被迟迟搁置。但是,在1970年代中后期,由于形势的变化以及南方佛教的复兴,金鼎大佛建设的计划再次被重新提出,最终得以顺利完成。
二、金鼎大佛的顶端是谁来规划的?
既然金鼎大佛得以建设,那么如此特别的佛像,很显然需要一个独特的顶部设计。设计方案决定后,剩下的问题就是谁来设计这座顶部。据说这是一个大问题,因为当任何一位设计者开始定制时,最终的设计几乎是一样的,而这种情况在所有候选者之间都可以观察到,这看起来很无趣,但它是带有错误和基本局限性的。
确实存在一些设计的变化,但是已经有很多这样的佛像,我们不得不细心而谨慎地选择自己的设计。最终,方案合适的人是从私人艺术家中挑选出来的,这是一个确定的人选,并为许多典型设计的后续过程提供灵感。
三、金鼎大佛是如何运输到原地的?
1973年9月,金鼎大佛的建设工程正式开始, 大佛矗立在2万多平方米的金鼎山山前广场上, 高低共达62.1米, 耸峙于南海市狮山镇九龙湖畔, 金鼎大佛的到来是一次激动人心、传奇久远的宏伟壮举。
那么我们来聊一下金鼎大佛是如何进行运输到原地的。金鼎大佛的运输是一系列运输过程的结果,这些过程包括:运输起点的确定,运输计划的制定,运输路线的选择,装运、卸运,运输方案的调整等汇总。整个工程分为三个阶段:
1. 从南川到水口锁
金鼎大佛在南川市码头集中,从船口装载并运往重庆万州市师范大学的水道码头,全程距离约1300公里。
2. 从水口锁到南海
随后,将黄河大街段途中拆除了除地下结构外的整个建筑,迁往江景大道,随后转移至万两一路墨都科技园。
3. 从南海到九龙湖
最后的一个阶段是将金鼎大佛运到九龙湖,并建设终端。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运输安全和塌陷问题的解决,然而这些不是问题,但是运输不仅是这一步,运输非常复杂,不仅仅是这一步。经过三个阶段的努力,金鼎大佛终于顺利的抵达了其新的家园。
四、金鼎大佛表情神奇
除了巨大的规模和不寻常的造型之外,金鼎大佛的面部表情也很特别。
有人评论说,金鼎大佛的面部表情看起来很温和,有种牛仔的感觉,这种观点让人想到当年将西部刺杀月光二郎的华山派门徒邓百川,两只大眼睛和一副黄色鬓角,看起来非常天真好看。
另外,人们在瞥见金鼎大佛的脸部时,很难判断他是否像其他佛陀一样严肃庄重,因为即使是在一个电视屏幕上,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打洞眉毛和放松的面部表情微笑。这种神奇的表情让人不禁想到金鼎大佛的交流能力,也深刻的体现出老师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景深和画面不止一个角度,而金鼎大佛也正是如此,他的面部表情展现了很多人们没有想过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