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始于唐朝,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在古代,人们往往会在这个节日里观赏月亮、赏花、诗词歌赋、甚至进行一些祭祀活动。除此之外,中秋节中还存在着一些“冷知识”,这些未被广泛传播的古老传说或许可以增添人们对中秋节的独特认识。
1. 月饼起源的“献月祭”
众所周知,中秋节必不可少的美食就是月饼。而这场月饼盛宴最早源于唐朝,唐朝时,有一种节日活动叫做“献月祭”,即在中秋节夜晚,将水果、鸡鸭鱼肉等食品供在庭院中,且置一桌,桌上插着数根蜡烛,以祭月之意。此外,人们还会将蜜饯果干、香袋等制品塞在月饼中间一起献给月亮,从而认为将这些食品献给重要的“月神”是一种很好的祭祀方式。而后,月神赏赐了灾难中的百姓,所以人们就把月饼分发给亲朋好友,寓意着传递喜庆、传递祝愿。
2. “嫦娥奔月”的传说
相传,古时候有十个太阳累坏了、乱闹了天下,朝廷下令由英雄后裔后羿为民族速战速决,后羿卯足了劲一口气射下了九只太阳,天空回归了普普通通的一个太阳。随之,后羿被封为“神射手”,但当他面对万众瞩目的无时无刻繁忙之时,便很少有机会和他爱人嫦娥在一起。所以嫦娥祈求长生不老的仙药,悄悄地食之,身体逐渐升华为仙,在一个朦胧的月夜里,她欣然跃上了月亮,成了了月亮上的仙女,并在此居住。
3. 月亮常常上蹦下跳?
在古代的印象里,月亮似乎是一个可以随意上蹦下跳的东西。原因是月亮在夜晚出现的时候,由于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未知和朦胧概念,人们将月亮上下移动的现象看作一种神秘的自然现象,并将月亮的自然状态视为不定性。其实,月亮上蹦下跳的造型,主要是由于人类传统文化对于夜晚所难以明了的各种现象、以及古时候居住环境和人均经济相对落后的原因而形成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月亮的认知也变得越来越清晰,而月亮作为中秋的重要象征之一,也在人们心目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总的来说,中国人的追求与传统文化在影响、传承中一直是有着重要意义的。在中秋节这一纯正的传统节日中,我们不仅可以品尝到美食、领略到月亮的美丽与神秘感,还可以通过探究一些传说和“冷知识”,更好地深入理解和把握这个节日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加强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