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类因为自己的好奇心,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令人感慨及不可思议的冷知识。这些知识的出现不仅会让我们明白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有多有限,更会让我们对自身的了解与认知产生更深的思考。下面介绍几项让人们揪心或心思冷酷的真相。
1. 有时候,我们对于某些事物的错误认知,经常被延续多年。比如,我们通常认为10年的时间是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不知不觉地使用着"21世纪"这一词汇,而不是如同我们公元元年至公元1000年之间所使用的"1千年"。其实,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以公元2000年为开端,进入了21世纪。
2. 除了上述烦躁的走向外,地球其实依然性能一天24小时。然而,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不断减慢(大约将每100年增加1.7毫秒),"第一次基准时间调整"就在1972年进行了。在此之前,我们与时间计算的天数有些出入。比方说,一年简单地被认为是365天,而不是实际的365.242190402天(太阳、地球之间公转的天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4年加1天(闰年)来抵消这个“误差”的原因。
3. 光速有一个名词——秒差距(parsec),它被用于表示距离遥远的恒星。实际上,这个词汇用于描述一个忽然距离下地球的距离,使我们看到的视差(parallax)小于 1 角秒,且其距离为3.26光年(或31万亿公里)。今天,我们可以通过卫星或望远镜时间对距离进行测量,并通过光年来表示距离。
4. 如果你认为南极洲的气温天天是冰封的,那你就错了。实际上,南极洲有时候也有丘陵,高达上百公里之高、没有任何冰层,而且有时候也会产生类似绿色的植被和温暖的气候。南极洲不仅因为极寒的天气以及大量的科学考察而受到注目,更因为覆盖许多冰表,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储存器之一。
5. 通常我们认为,在宇宙中存在卫星和行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你可曾想过行星自身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百万年的时间内,它通过辐射、扭转搭配的滚动而变为一团巨大的火热气态物质,再通过它周围的同样轨道运动着的质点将这些物质聚集为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中,行星实际上已经形成了。
6. 空气极薄的地方宇航员可以在出舱的时候,在外面自由浮游。然而,有一个事实是,空间中其实存在空气,它是以微量气体存在于太空中,并非没有气体存在。它被称为“低密度大气层”,其密度约为海拔100到200公里的地球大气压力的百分之三十,也就是每立方米30个几乎完全离子化的分子(约为氢、氦、氮、氧等)。这些分子的速度高度相似,因此它们的运动很难被定义并且很可能在瞬间互相碰撞。
在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充斥着各种新闻和文化信息的当下,了解彼此的世界太容易被快速、简单的资讯所代替。认真、深度地思考那些关于自己所处世界的种种奥秘,只会引领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所处的宏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