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轼是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散文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但是,除了他的文学成就,很多人或者忽略或者不知道他的一个冷知识,那就是他曾经被贬谪多次。
苏轼一生中被贬谪达五次之多,这在历史上可谓是罕见的。首次是因为他在朝中建立的"熙河"案件中跟随了一位朋友的错误行为被罢职,第二次是因为他在任学政期间处理案件不力而被罢免,第三次是因为他在对当时天灾人祸的降灾政策上跟其他朝臣意见不一而被贬黄州,在黄州期间,他抱病写下了《东篱乐府》、《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脍炙人口的佳作。第四次是因为他在寓居时向皇帝献上了《寒食帖》,被误解为对当时政权的批判而再次被贬谪到远离京城的夏州。第五次则是因为他和他的兄弟苏辙在政治上有所矛盾而被贬谪到儋州。
这些谪贬让苏轼饱尝寂寞和困苦,但也让他的作品更具深度和感人。《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中有一句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已经成为了中秋佳节最经典的诗句之一,而这句歌词却是苏轼在紫禁城中囚禁期间写下的。《洞仙歌》中有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也是苏轼在无聊的流放之中写下的。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并没有被谪贬打压住他的才华,而是通过狭窄的橱窗,窥探到了身外的天地,从而产生了更为深刻、更为真切的情感。
苏轼的生平遭遇告诉我们,一个被政治打压的文化人,可以通过留下自己的言论和作品,将个人的才华和社会的真相传递下去。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也应该像苏轼一样不屈不挠,坚持发声,将自己的艺术作品推向更高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