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国的货币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齐国,那时候铸造了第一枚古代中国货币——铜钱。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货币的形式不断演变,从铜钱、金钱、银元、纸币等不同的媒介,到如今的电子货币,无论是在财经的历史背景还是在文化、社会的发展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中国货币领域中仍有不少冷知识值得一探究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货币的冷知识吧!
第一,中国古代钞票是长条型的
在中国古代钞票发展的早期,钞票最早只是一些纸条、布片等有代表价值的小物品,而后逐渐发展成点钞票和长钞票两类。点钞票与现代钞票基本一致,而长钞票则颇有些特别——它们外形为长条型,正面为文字柔媚的楷书,背面可用于印制纹样。进行交易时,买卖双方各折取长钞片一部分,并记录下底部有编号的清单,即此时的“条子”,经此一来,长钞片流通范围得以极大扩大。
第二,古代铜钱有“破八”之说
古代中国流通货币的一种主要形式是铜钱。值得注意的是,古代铜钱通过铸造,其内部含有其它杂质,所以铜钱的品质不一。而为了控制铜钱的含铅量,当时钱庄对铜钱进行兑换或充值时,会以破八来鉴定铜钱的价值。所谓的“破八”,就是将铜钱平均切成八块,并检查其表面和内部结构。如果铜钱的杂质过多,在破八时就会断裂,达不到合格标准,反之则是正品铜钱。这种鉴定方法在古代广泛流传,也成为古代钱币交易的一种规范。
第三,人民币的名称和图样都有变化
1948年,新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对外贸易和对于西方国家日益重要的国际金融必须有专用货币。在此背景下,中国最早的人民币正式问世。而人民币的名称与图案也经历了多次变迁。1955年,人民币取消了“外币”字样,而被称为“人民币”;19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期,一元、五角、二角、一角的硬币中间有“嘉禾”图案,这一图案则成为全国元宵猜灯谜的题目;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人民币第五版进行升级换代,加大行便,同时修改钞票上的主图案。如此多次的变动,也见证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的经济翻身历程。
第四,中国的首位钱币学家是个人妖
钱币学是研究钱币的历史、钱币学术、货币学规律等的学科。1898年,中国知名学者、教育家吕梁在河南省获得状元,并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任过教授。他还是很多文化团体和学会的会员,并在1916年发表《奏记が双元を立てて他の科学の挑戦に答へん事》一文,提倡用现代化的眼光研究历史。同年被当选为中国人类学会副会长,开始致力于中国古钱币学的研究。据说,吕梁曾经自称是一名“女儿盗”,当时国家对于女妖太过保守和排斥,当局并未给予其学术考察或职称认可,1980年才被平反。
以上就是中国货币领域中的一些冷知识。在不断改革创新的市场环境中,货币的形态、质量、规范都在不断变化当中。而不断的变革,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