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
大冷知识:从文化繁荣到文化贫瘠的背后
山东大学(简称鲁大)是中国较为知名的高等学府之一,肩负着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做出贡献的重责。然而,关于鲁大的历史和文化,可能不为人所知的冷知识很多。
文化繁荣的鲁大
鲁大的历史可以追述到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是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摇篮。20世纪40年代后,鲁大逐渐崛起为中国高等教育著名的“三大名校”之一,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列。这一时期,鲁大自身的学科建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国内知名学者云集,从文史哲到自然科学各领域均有重要研究成果问世,如山东文学的开创者鲁迅、历史学家陈寅恪、哲学家胡适等名人都曾在此学习或工作。
鲁大学子的文化底蕴同样十分深厚,从鲁迅的文学经典《狂人日记》、“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一著名用语的创作,到陈寅恪的中国古代史学化、史学与先秦诸子哲学等学说的开创,再到毕业生邵华的李白诗学体系研究,都为中国文化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化贫瘠的鲁大
然而,在1990年代开始,鲁大的文化氛围逐渐走向低迷。尽管国内外各类学术活动在鲁大均有举办,但其影响力却已远不如以往。2016年中评出的200所大学文化均衡度排名中,鲁大排名最后十名。
相关学者认为,鲁大文化衰退背后有许多原因。其一,在高校普及化和“大而全”发展思路的指导下,鲁大的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机制出现了新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导致对思辨性知识的培养不足;而对于基础研究,学校长期缺乏资金投入,成果不显著。
其二,鲁大在经济发展上落后于一些其他知名高校,财政支持不足,也成为文化萎靡的一个因素。比如,1990年至今,鲁大校舍建设的速度基本与其学科建设步调不协调,质量和富有文化内涵的建筑项目很少出现,也难以作为文化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
其三,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等方面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鲁大文化的发展。对于一些人才流失、人员管理不重视等问题,学校长期习以为常,忽视吸引保护学术守纪律的专才的不可或缺性,导致鲁大文化底蕴难以以高质量的理论研究和新思维的开拓见诸于社会。
全社会的责任
正如鲁大文化曾经繁荣时期成功的推动着中国文化的先进与发展,其萎靡也可能伴随着文化贫乏的倒退。
鲁大文化的走向,警醒我们不能因为短期的效益考虑而放弃了长远的利益,自身和社会整体对文化基因保护、陈述、传承的责任也要得到足够的重视。提升思辨性知识和对于历史文化知识的驾驭能力,不仅对于一所大学的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也将是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中国文化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