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程病态共振」:神秘的心理实验
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朋友,你们相隔千里,却依然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情绪。这种感觉是不是很神奇?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 "心灵感应"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现象可以在实验室里被重现。这就是「远程病态共振」实验。
「远程病态共振」实验最早由意大利的神经科学家朱塞佩·维达里提出。他认为,在某些情况下,两个人的心理和生理状态会互相影响,哪怕他们身处不同的地方,甚至没有面对面交流。维达里不仅开展了相关的理论研究,还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这些实验的基本流程是,将两个实验者分别放在两个不同的房间中,然后给他们观看同一部电影或照片,或让他们听一段录音。实验者还会被要求注视同一点或进行同样的任务。这些任务的做法都很简单,就算一个人没来过实验室,也能很快上手。实验者执行任务的同时,他们的生理信号(如皮肤电反应、心率、呼吸等等)都会被记录下来。这样,研究人员就能够比较两个实验者的生理信号是否有相似的变化。
结果发现,实验者的生理信号确实会相互作用,尤其是当他们同时做任务、进行语音通话和看电影时,实验结果的匹配度接近百分之七十五。维达里说,这种现象并不是 "超能力"(如电影中的变态预感),而是基于正常的生理原理,例如人类共同的紧张感受、交流联结的自然特性、身体解剖学等等。实际上,这种现象也不仅限于两个人。任何一个具有生命活动的事物,它们的能量场之间都有可能发生互动。
不过,对于这项实验,仍有很多人对维达里的理论持怀疑态度。因为,实验过程与真实的生活场景有很大区别:实验者已经知道自己正在进行某种任务,同时也知道另一个实验者正在进行同样的任务。在现实生活中,这种 "病态共振" 是否同样存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总体而言,「远程病态共振」实验是一项非常神秘、且理论上存在争议的心理学实验。它打破了以往的科学认识,也启发了人们对人类生理和心理互动的理解。当然,纯熟的实验设计和严格的实验操作也是其得以成功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