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
路的冷知识——探秘轨距
铁路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乘坐火车时,不仅能感受到它的强大动力和准确时间表,还能注意到火车轨道两旁沿着平直的路径铺设着不同颜色和尺寸的石块或砖头。这些道路基础构成了火车轨道的基础——轨距,它是火车能够在整条铁路线上匀速运行的必要条件。
轨距是指轨道两侧的平行轨距离,常用于描述火车轨道的距离,在世界各地发展出许多不同的轨距标准。
最常见的轨距是标准轨距,也称为俄式轨距,距离为1435毫米。这是由英国煤矿工程师乔治·斯蒂芬森(George Stephenson)创建的,他是19世纪初非常出名的机械工程师和火车发明者。当时,许多不同的轨距被提出,但是由于货车和旅客车辆都在不同的线路上行驶,这极大地限制了火车交通和货物运输的效率。斯蒂芬森在1825年设计了第一条使用相同轨距的铁路线,标准轨距得以广泛推广。
除了标准轨距,常见的另一个轨距是宽轨,即距离为1676毫米。这种轨距最初是在立陶宛的独立国家上使用的,后来还在乌克兰、俄罗斯和印度使用。在英国,广泛使用的宽轨是使用于高速、重载和繁忙的交通环境的一种变体,距离为1524毫米。
然而,在某些国家,轨距还有一些奇怪的尺寸,例如1067毫米在印度和斯里兰卡使用,和762毫米的轨距在中国和墨西哥使用。这些轨距的使用原因往往是由于具体的地形、地理位置和土地利用而决定的。
此外,轨距的最佳尺寸也会根据不同的铁路类型而有所不同。例如,高速铁路的轨距应该更宽,以面对更快、更冲击性的火车,而在短线铁路上应该更狭窄,以更好地适应小型货车和火车的运输。
总之,轨距是火车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火车发明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无论是标准轨距还是其他尺寸的轨距,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和优势,它们的使用和发展是一种不断演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