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得不知的非遗冷知识》
非遗,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指传承并代表着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独特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纵观人类历史,文化的传承几乎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些材料和器具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不难想象,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存非常重要。然而,除了经典的非遗表演和手工艺,你知道还有哪些与非遗相关的“冷知识”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不得不知的非遗冷知识。
1.非遗也有“非纸质文献”
我们学习历史有很多的载体,比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还有大量的历史记载,而非遗的传承也有属于自己的“非纸质文献”——口头命令。这些命令可不是那种你叫你妈妈买冰淇淋的口令,而是非遗传承者们在教授和传承某种非遗技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们必须得按照口令执行相应的动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非遗传承是一门宝贵的文化遗产,口头命令也是它的一种重要宝藏。
2.南宋的“生猪跳”是民俗踩脚音乐的一种
王安石曾说过:“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早在南宋时期,民间就流传着一种名为“生猪跳”的民间活动,这个活动与勤劳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猪跳是由乡间邻里自发组织的踩脚音乐,节日、前往神庙、婚礼、出嫁等大事小节都少不了生猪跳。这个活动和非遗有什么关系呢?其实“生猪跳”是一种民俗踩脚音乐,这种音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套路、语言和形式,它拥有着传统文化的属性,至今依然在一些地方传承。
3.培育蚕茧亦是非遗
在古代,我们的祖先们发现了蚕能够吐出白色的丝线,并且这种丝线具有显著的优良性质,能够被织成美丽大方的绸缎和锦缎,如此美好的神奇丝线自然也成了人们眼中的宝贝。早在唐代时期,已经有关于丝绸的制作方法和保存技巧的书籍问世,丝绸也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而培育蚕茧作为丝绸产业的前置工序,则是更为具有历史渊源的非遗技艺。
4.非遗也能做成3D打印
3D打印技术曾经是科幻电影中的乌托邦,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实现3D打印并不是什么难事儿。而非遗这门艺术也不能独善其身,3D打印技术在其身上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比如一张传统的木版年画要换刻一份,需要的工序非常繁琐,而如果采用3D打印技术,则不仅可以大大缩短制作时间和提高效率,同时也更加保证了年画的传统和真实性。
总之,非遗这门艺术的范畴既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狭窄,也不是那么长寿的古老东西。在当今年代,非遗很好地与文化、科技、艺术等多个领域结合起来,为我们这个时代增添了不少智慧和独特的魅力。